6月车市同比转跌2.6%,救市只靠新能源?
来势汹汹的新能源,也抵挡不住车市向下的走势。
在经历购置税减半政策和新能源国家补贴政策退出的短暂“阵痛期”后,今年以来我国乘用车市场销量逐渐恢复。
尤其在“618”大促和端午节的双重推动下,叠加厂家与经销商为达成上半年目标而增加终端优惠,又有中央和地方政府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不断加码,比如商务部组织开展百城联动汽车促消费活动,以及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等,6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攀升至189.4万辆,环比增长8.7%。
与之相呼应的是,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显示,6月该指数降至今年内的最低点54.0%,虽同比上涨4.5个百分点,环比却下降1.4个百分点。
但可惜的是,由于去年6月1日针对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的购置税减半政策开始落地实施,释放了大量此前因疫情封控被抑制的需求,使得彼时的零售销量创下194.4万辆的同期历史新高,是以今年6月零售市场结束了连续4个月的同比正增长,转而下跌2.6%。
随着6月的再次走跌,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零售市场的同比增幅收窄至2.7%,销量为952.4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剩25.5万辆的优势。
考虑到去年下半年购置税减半政策实施之后,国内终端销量持续走高,尤其是7月至9月连续创下近年同期最好成绩,因而今年7月开始极有可能会出现连续的负增长,并最终导致全年以下跌画上句点。
新能源销量再创历史新高
与此同时,根据乘联会的数据,得益于出口量的继续保持在29万辆的高位,同比增长56%,6月批发销量更是达到223.6万辆,同比仍增长2.1%。在连续5个月的增长之后,今年上半年批发总销量为1106.6万辆,同比增幅也扩大至15.9%。
和批发市场一样,新能源细分领域也继续走强,6月零售销量同比增长25.2%至66.5万辆,这是自去年9月和12月之后,我国新能源零售销量第3次跨过60万辆门槛,并且创下该细分领域新高,让其在整体乘用车的占比也达到35.1%,比去年同期提升7.8个百分点。
虽然,在季度末月份作为出口“大户”的特斯拉主攻国内交付,使得其出口量回落至1.9万辆,但因上汽、比亚迪、奇瑞、长城和吉利等自主车企的持续发力,6月新能源出口量还是保持在7.0万辆,同比增长185.3%。所以,6月新能源批发销量达到76.1万辆,这也超过去年11月的72.8万辆和12月的75.0万辆成为最高值,在整体乘用车的占比为34.1%。
这意味着,6月新能源零售与批发销量双双刷新历史最高纪录。
在6月的强劲推动下,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的零售和批发销量分别达到308.6万辆和354.4万辆,在整体乘用车市场中的占比已分别达到32.4%和32.0%。
而这一表现的背后,主要是因为在比亚迪、理想、腾势、长安深蓝和零跑等自主车企的共同努力之下,今年以来插混市场收获了巨大的增量,并且超越纯电成为新能源市场增长最重要的动力。
以今年上半年的零售数据为例,纯电销量同比增长19.8%至209.1万辆,插混则增长97.9%至99.5万辆,后者创造了近50万辆的新增量,远远超过前者的34.6万辆。
回到以车身形式区分的三大细分市场,在腾势D9、极氪009和传祺M8等高端自主产品以及别克GL8、丰田赛那和格瑞维亚等高端合资产品的推动下,MPV继续呈现出走高的势头,无论是6月还是上半年的同比增幅都大幅领先于轿车和SUV。
反观轿车和SUV,随着特斯拉Model Y、比亚迪宋和比亚迪元等新能源SUV销量的攀升,轿车在新能源市场中的占比优势不断缩小,因此6月轿车的零售与批发销量同比均下跌9.3%,上半年零售总量也下跌0.9%,批发总量也只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吉利长安奇瑞争夺战
再从自主与合资阵营两大阵营的表现来看,因大众、丰田、特斯拉、宝马和奔驰等主力合资品牌销量的回升,自主在零售市场中的份额环比有所减少,再次回落至49.3%,但得益于比亚迪、吉利、长安和奇瑞等头部自主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和海外市场继续获得新增量,因此6月自主在批发市场中份额仍保持在53.7%的高位。
这一点也可以从6月车企销量十强榜单中得到证实。
在零售榜单中,由于去年同期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和特斯拉中国等合资车企取得了同期较好甚至历史最好成绩,因此今年6月上述合资车企同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但实际上它们的表现并不差。
以合资阵营中的老大哥一汽-大众为例,6月的17.9万辆是今年内其的最好表现。
而大部分头部自主车企们则继续在相对较高的基础上实现不错的增长,比如比亚迪74.4%、长安10.2%和吉利11.1%。唯一的例外是长城汽车,但和一汽-大众情况类似,6月虽同比下跌4.5%,可在哈弗枭龙MAX和魏派蓝山带来不小新增量的推动下,今年内其单月销量首次超过6.5万辆。
而在批发榜单中,正如上文所说,在新能源和出口的双重拉动下,自主车企的领军者们继续走强。
6月,比亚迪再次刷新纪录达到25.2万辆,同比增幅扩大至88.2%,旗下的秦收获4.4万辆的历史新高,宋和元分别继续保持在4.2万辆和3.4万辆的高水平。
在被长安和奇瑞接连领先长达半年之后,凭借着今年内的最好成绩13.8万辆,吉利汽车终于又一次跻身批发三强,并夺回了自主亚军的宝座。
不过,这一次吉利只是以微弱的优势险胜,其与身后的长安汽车差距只有100辆左右,而长安汽车与奇瑞汽车之间也是如此。由此可知,相较于差距较大的比亚迪与一汽-大众,反倒是吉利、长安与奇瑞之间对车企榜单的季军之位竞争更为激烈,存在的变数也更大。